当前热文:吉林油田“集约化建产”挤出效益油

中国石油报

2023-04-27 08:03:59


【资料图】

中国石油网消息(记者 柳智青)4月22日,碧波荡漾、草长莺飞的吉林松原查干湖景区内,亚洲陆上最大采油平台——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16号平台与湿地美景融为一体。“这个平台通过智能分注、一体化橇装集输及光伏发电等技术,石油采收率提高8.7个百分点,整体能耗降低25%。”新立采油厂总工程师张成明说。

“十三五”期间,面对资源品质不断下降和低油价的双重挑战,吉林油田解放思想、打破常规,通过持续创新与实践大井丛建产技术,原油产能建设逐渐转型升级,探索形成了以提高单井产量、提高区块采收率、降低产能建设投资、降低开发生产成本“双提双降”为核心的大平台集约化建产模式,在节约土地、提升效益等方面优势显著。据统计,2015年以来,吉林油田累计完成3口井及以上的平台建设725个,占全部产能建设的80%以上,其余采用分散式建井,共节约永久征地170万平方米以上。

在方案设计方面,油田创新多专业一体化交互优化工作模式,形成了不同条件下平台产能建设经济评价方法,实现了从小平台向大平台合理井数整体开发、由地面受限的被动优化向全面推动的主动优化转型,保障了方案源头“技术最优、成本最低”。

在工程技术方面,油田形成了以钻井提质提速、节能降耗为目的的大平台钻井技术系列,推广应用钻井液不落地处理技术,实现绿色生产节能减排;攻关完善了大平台工厂化作业技术系列,实现钻井投资下降15%,钻井周期缩短32%,集团化压裂提产60%。

地面建设运维方面,油田形成了大井丛地面控投、降本技术系列,坚持橇装化及模块化设计理念,试验、推广了双井抽油机、液压抽油机等大井丛低成本举升工艺技术,降投资、控成本。积极推进新能源融合发展,探索推行绿电孤网运行模式,打造零碳示范区;推广低成本物联网技术、智能化管理、少人或无人值守模式,管控水平进一步提升,节省地面投资15%,降低地面运行费用30%,减少一线操作员工40%。

近两年来,吉林油田坚持强化新理念、新技术应用,突出开发方案的价值创造本质,持续深化工程与地质、地面与地下、技术与经济、油气与新能源一体化优化,严格把控油田开发方案设计源头的效益关和方案实施过程的成本关,持续推动大平台集约化建产模式迭代升级。

作为大平台集约化建产的典型代表,16号大平台创新应用了井网重构、集团压裂、智能分注、液压采油、一体化橇装集输及光伏发电等技术。依托自主设计、建设和维护的物联网系统,逐步实现油藏智能化管理,管理层级也由队级压缩为班组级,并逐步过渡到无人值守,生产管理效率提高25%以上。

最新资讯

猜你喜欢

“疫”不容辞 火焰蓝的特殊“11·9”

2021-11

驴肉店里的培训班号称“考研包过”?济南警方侦破作弊案

2021-11

多地喊话!这类人拒不回国将注销户口!

2021-11

内蒙古民警暴雪中徒步8小时 寻回走失牛群

2021-11

浙江天台500多名视障者“重见天日”:好日子在光明中开启

2021-11

四川多所高校学子用“青春力量”助力疫情防控

2021-11

成都理工:三次全员核酸均为阴性 “三万人吃喝没人管”

2021-11

无辣不欢的年轻人 开始吃纯清汤火锅了?

2021-11